English

“一模”考试后如何补缺漏

1999-05-24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蔡文清 我有话说

上一次谈到了在“一模”考试后,应怎样利用好距离高考不足两个月的这个黄金时段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具体来讲,如何依据“一模”试卷来查缺补漏呢,尹老师为我们做了详细分析。

一模之后,主要工作是查缺补漏。要根据试题的双项细目(即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进行自查。从13个方面查找错解的原因。

1、不清楚考查的知识点,不知道知识点间的联系,不能迅速从大脑中调出所需知识点用于解决新问题。

2、审题能力差,读不出关键字词,未觉察题示信号、未审出隐含条件、多余条件。

3、读不懂新信息、不能把新信息迁移到题设情景中,解决题设问题。

4、基本概念模糊,似是而非,混淆不清。

5、对基本原理只能死记,理解不深刻,认识不到位,不会运用。

6、基本规律未掌握,不会运用。

7、不会分析、推理、不善于必要的思维转换,只好想当然,跟着感觉走。

8、运算错误。

9、来不及作答,解题速度慢。

10、不会做。

11、心理素质差,答题紧张,不能充分发挥平时的水平。

12、答题技巧不熟。

13、有的题是猜对的,应查找漏洞出在哪里。

考生在自查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做好补救工作。尹老师认为,这个时候不要再做新题了,要把做过的题认真仔细地整理、分析、归纳,做好分类工作。第一类:已经掌握了本类型的解题方法,能正确自如地迅速解答该类型的每一道题,即已做过的该类型题都能做到。第二类:能做对同类型的几道题,但一改换题的情景、更换设问角度,就不会做了,或解题感到困难,即只掌握了某道题的解法,但不掌握这类题的解法。第三类:某些题一做就错,但经过自己对错误原因进行分析和补漏之后,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说明这类题的解法还有可能掌握。第四类:某些题一做就错,经过多次努力,仍无法做对,说明该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自己掌握情况较差、或自己所具备的能力与解题所要求的能力还有较大差距。

尹老师认为,无论考生“一模”成绩如何,都要依次先做好前三类题的归纳总结工作,对第四类题要因人而异,如果第四类题所占比例较小,就要努力做好补漏工作,争取优异成绩。如果第四类题所占比例较大,考生应在前三类上下功夫,应在前三类知识上集中自己的全部精力,不断巩固、落实自己已掌握的、还能掌握的知识和解题方法。

对于“二模”考试,尹老师提醒考生,“二模”要防止成绩滑坡,对已经做过的题,已掌握的知识及解题方法要不断熟悉。可以说,巩固住成绩就是胜利,不要再做新题,更不要做难题、偏题、怪题,切忌题海战术。在这段时间选题、做题不如查错、改错,切不可为了结识新朋友而忘了老朋友。

最后,尹老师语重心长地奉劝考生,一定要调节整好自己的生物钟,把精神、思维的兴奋时间调整到考试时间,特别要注意休息好,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最充沛的精力、体力,最旺盛的斗志,良好的心态去迎接高考的到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